老滇缅路(抗战“输血线”的前身,再现那要消失的老滇缅路) (亲历滇缅公路)

老滇缅路(抗战“输血线”的前身,再现那要消失的老滇缅路) (亲历滇缅公路)

作者
内维尔·布拉德利、庄驰原
语言
简体中文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版次:第1版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28日
品牌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纸书页数
190页
电子书格式
epub,pdf,mobi,azw3,txt,fb2,djvu
文件大小
3635 KB
下载次数
2096
更新日期
2023-05-12
运行环境
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iBooks/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老滇缅路》为内维尔•布拉德利晚年口述的一部日记体回忆录,书中详细回顾了他与同伴在 1930 年 3 月至 4 月,利用休假时间,以徒步与骑骡的方式,行经从中国云南昆明到缅甸八莫之间 30 多个县市村寨的过程,详细记载了沿途所见风景、民情以及亲历的各种趣事。文笔流畅,记叙翔实,且极富人文情怀。

老滇缅路(抗战“输血线”的前身,再现那要消失的老滇缅路) (亲历滇缅公路)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作者简介

汤姆斯•F. 密勒(Thomas F. Millard) 内维尔•布拉德利(Neville Bradley),英国籍医疗传教士,20 世纪初由英国圣公会(ChurchMissionary Society,CMS)派至中国,任当时北海普仁医院(今北海市人民医院)第二任院长,曾自费为医院添置了很多医疗设备。因他医德高尚,关心穷苦人的健康状况,被当时人亲切地称为“李惠来医生”。目录

第 一 章 去安宁州:安逸宁静的小城第 二 章 去禄脿:热闹的集市第 三 章 在禄脿等待第 四 章 去阿纳:休息的地方第 五 章 去河川:湍急的河流第 六 章 去宝芒街:宝石街道第 七 章 去楚雄:雄伟的山脉第 八 章 在“骡王”家第 九 章 去沙桥:有泥沙的桥第 十 章 去普淜:喧闹的流水第十一章 去云南驿:有云朵的南方平原第十二章 去红岩:红色的悬崖第十三章 去“一个我们能住的地方”第十四章 去大理府:好渡船第十五章 在大理府(一)第十六章 在大理府(二)第十七章 去下关:下面的关口第十八章 去合江:河流交汇的地方第十九章 去漾濞:闪亮的玉石第二十章 去太平铺:太平的集市第二十一章 去北斗铺:白豆村第二十二章 去曲硐:曲折的山洞第二十三章 去杉阳:泥沙峡谷第二十四章 去水寨:有瀑布的地方第二十五章 去永昌:永恒的光芒第二十六章 在永昌第二十七章 去蒲缥:珍贵的集市第二十八章 在怒江边露营第二十九章 去橄榄寨:有橄榄树的集市第三十章 去腾越:飞越过“州”第三十一章 在腾越第三十二章 去遮岛:甜豆村第三十四章 去怀水街:小辛街第三十五章 去芒线:边境小镇第三十六章 去帕切都:香蕉村第三十七章 去库隆的市政工程局驿站第三十八章 去八莫总序 “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出版价值当今一般公众对于滇缅公路的历史认知,与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远远不相称。实际上,将滇缅公路比作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精神长城”也不为过,它的精神资源在当下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仍将焕发强大的内驱力。如何更深一步地挖掘滇缅公路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公众的认知视野,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开辟了一方新天地。众所周知,在时代局限性所带来的观念束缚之外,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最大的困难在于史料匮乏。关于滇缅公路的历史叙事不仅缺乏一部“史记”,甚至连构成其基础的原始材料也为数寥寥。但是,近年来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许多有志之士从海外发现并搜集到很多湮没已久的原始材料,如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拷贝回国的“二战”中缅印战区的历史照片,这些由外国机构记录的中国历史,已经被媒体界定为“国家记忆”,并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它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路径,即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均有外国人参与记录,而这些记录不仅丰富翔实,且很多仍处于尘封状态,有待国内有识之士予以搜寻探掘。将其命名为“国家记忆”虽有几分“僭越”意味,但“中国的事被外国人记录”这一状况,却是在彼时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国情国力因素下的客观现实。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而探掘的初步成果。其历史背景是,在1937年至1938年修筑、开通滇缅公路,至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滇西切断滇缅公路期间,许多国外机构注意到滇缅公路对于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影响,纷纷派记者、外交官、传教士、探险家等前来了解情况,回国后写作并出版了一批纪实性作品。这些不约而同前来“探路”的人士及其著述,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彼时滇缅公路修筑、运营,及沿线区域的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情等内容,有的还配有历史照片和插图,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同时期囿于抗战时期的种种困难条件,中国国内机构反倒难以进行类似的工作。这些外国人所写的滇缅公路亲历记在国外出版后,因为国外读者对中国关注度有限,且这些作品多数并非所谓“名著”,所以未能进入中国视野而被翻译引进,于是长久地尘封在了国外的图书馆和旧书架上,以至于多年之后,国人不知道曾有过这样的记述。现在,它们被陆续寻找并发掘出来,汇集成为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其价值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彼时的“国家记忆”提供了新鲜“增量”,对于国内读者则属于“你所不知道的滇缅公路”,填补了滇缅公路这一重要历史题材的史料空白,这一拓荒式的贡献在当下是极为稀缺和难得的。其次,这些由外国人在第一时间予以记述的历史,为国内读者提供了一个“他方”视角,带有国际性、客观性、陌生化色彩,与因当时困难条件所造成的国内的忽视和此后几十年后的淡忘形成反差,对于今日读者重返历史现场、以彼时的国际视野来观照滇缅公路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乏以它山之石攻玉,开辟新视窗、“补习”历史课而达知往鉴来之效。再次,近年来滇缅公路所在的云南省因地方经济发展驱动,极为重视发掘滇缅公路这一本土文化历史资源,目前有种种将滇缅公路题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构想,却因资料匮乏而难以深入推进。而这套丛书所记载的彼时滇缅公路沿线的地方史志细节,对于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与拓展,无疑是久旱逢雨、雪中送炭。同时这种“地方性”题材的系统、深度挖掘,在图书出版界也属于已引起相当关注却难以操作的情况,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在这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套丛书的作者均为当时中国同盟国美英人士,写作、出版时间多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因此书中政治倾向均为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基调,对彼时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内政表示尊重,故丛书总体上为中国抗战的“背书”“站台”之作。最后,祝愿“亲历滇缅公路”这套丛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国家记忆,带领广大读者重返历史现场,重新认知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让滇缅公路——这座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长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出它永不磨灭、光辉璀璨的精神价值!军事历史研究学者 余戈

编辑推荐

★ 作者经过的这条石板路,正是元朝时马可•波罗在忽必烈大汗骑兵队的护卫下,骑着高头大马走过的那条千年古道。★ 41天徒步与骑骡,亲眼见证:艰苦民生百态与如诗如画风景反衬,原始古朴生活与西方先进技术冲突,这是古老中国走向世界文明的开端之状;★近百年前云南的美丽风景和人民生活,在作者的笔下得以重现;古老的骡马道横穿原始美丽的云南土地,让人禁不住想穿越百年,亲身体验。★ 研究云南历史,不可缺少滇缅公路,研究滇缅公路的前身,这本纪实游记不可错过!

《老滇缅路(抗战“输血线”的前身,再现那要消失的老滇缅路) (亲历滇缅公路)》电子书免费下载

epub下载 pdf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txt下载 fb2下载 djvu下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