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1895)是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此以后,哈代转向诗歌创作,《裘德》也被认为是他小说的“天鹅绝唱”。哈代自称要在书中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剧。裘德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壮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是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早已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裘德与淑作为自我奋斗的男女青年,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付出了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但终难施展抱负。《无名的裘德》堪称哈代最具社会批判力度的长篇;这一对失败者的生存奋争和精神追求,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名人推荐:
★“他没有简·奥斯丁的完美、梅瑞狄斯的机智、萨克雷的广博或托尔斯泰惊人的智力……他的光芒并不直接照射到人物的心坎上。它超越了心灵,向外投射到黑暗的荒原和在暴风雨中摇晃的树木上。”——弗吉尼亚·伍尔夫
★“我们摆脱了生活强加上去的羁绊和渺小之感。我们的想象力被扩展了、提高了;我们的幽默感在笑声中痛快地发泄了;我们深深地吮吸了大地之美。同时,我们被带进了一位悲伤、沉思的精灵的阴影中,甚至当它在最悲伤的心情中用一种庄严的正义感折磨着自己,甚至在它最激动愤怒之时,它也不会丧失对于正在遭难受苦的男男女女、芸芸众生的深挚的爱。因此,哈代所给予我们的,不是关于某时某地生活的写照。这是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展现在一种强烈的想象力、一种深刻的诗意的天才和一颗温柔而仁慈的心灵面前时所显示出来的幻象。” ——弗吉尼亚·伍尔夫。
★ “这是哈代和其他伟大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在那些微小的情节背后,隐藏着绝妙的、深不可测的故事。”——D. H. 劳伦斯
★ “哈代致力于深刻表达[大自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混乱,以及对于人类的异常冷漠乃至敌意。”——亚历山大·索鲁
★ “哈代这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被证实预言了一种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在1891年尚未完全浮出水面。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本书在某些时刻所展现出的视野和洞察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哈罗德•布鲁姆
★ “在哈代宇宙的偶然性当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笼罩生命的黑暗的深刻真相,这种黑暗既存在于灵魂内部,也存在于灵魂外部。”——多萝西·范根特
★“译笔极好,读得我痛哭流涕。”——钱锺书
哈代作品 无名的裘德(“英国小说家中伟大的悲剧作家”托马斯·哈代 胡适钱锺书青睐的翻译大家张谷若 外国文学中译的盛誉范本,全新精装再版。理想国出品)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作者简介: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诗集,其小说作品以深邃的悲剧特质、无与伦比的自然描摹功力以及对时代的冷静观照著称,代表作包括《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5)等。弗吉尼亚·伍尔夫称他是“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美国文学评论家卡尔·韦伯将之誉为“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
译者简介:张谷若(1903—1994),本名张恩裕,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一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的翻译、研究和教学工作,译有古典文学作品约四百万字。20世纪30年代以成功译介托马斯·哈代的《还乡》一举成名,继而受时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负责人的胡适委托,翻译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译本受到钱锺书等大家的一致赞赏。数十年来,张谷若译“哈代三书”以其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被公认为外国文学中译的三颗明珠。
★ 胡适、钱锺书青睐的翻译家张谷若译“哈代三书”,外国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中译的三颗明珠,翻译家们研磨学习的盛誉范本——张谷若青年时代以成功译介哈代《还乡》一举成名,继而受胡适委托翻译《德伯家的苔丝》,受到钱锺书等大家的一致赞赏,数十年来以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读哈代,就读张谷若的译本。”
★“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所给予我们的,不是关于某时某地生活的写照。这是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展现在一种强烈的想象力、一种深刻的诗意的天才和一颗温柔而仁慈的心灵面前时所显示出来的幻象”。(弗吉尼亚·伍尔夫)
★ 接通当下经验、值得一再重读的大师经典——哈代“所展现出的视野与洞察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哈罗德·布鲁姆),犹如一阵恒久吹拂的强风,古老的经验裹挟着复杂的情感、开阔的风光、丰沛的诗意、深刻的悲悯,一直吹向我们今日今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