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上本无可与中华匹敌者”。然而,近年来,“世人多好外道,所见之茶道,设案备席,煮水端茶,艺术而已,焉能为道?”,中华茶道不兴,流于形式与“艺术”,将“外道”视为“正道”之风有蔓延之势。有鉴于此,作者遍访茶山,觅嘉茗,“辨识茶气之纯正,改善制、藏、烹、饮之技艺,以中华真茶道举之世人,以养世人之体魄”,故撰写《茶道经》。 “一阴一阳之谓道”。作者将阴阳五行说、道家文化及传统医学经络理论等,贯穿于茶的分类、茶之气脉贯通、茶树栽培、茶叶制作、保存、烹煮以及茶之品鉴、早晚饮茶规范、四季饮茶保健、祛病等实践过程,并运用现代前沿科学方法加以分析证明,从“道”的层面揭示“茶理”“茶术”之阴阳“和而不同”的奥秘,对推动茶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作者行文采用简洁的古汉语句式,典雅精炼,与传统文化中“道”与“经”的表述韵律要求极相吻合。 作者紫晨,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早年得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先生“亲传茶道之理”(亦即茶叶药用原理),从此“茶缘一发不可收拾”,及至力撰《茶道经》。《茶道经》与唐代陆羽所著茶文化经典《茶经》相比,既有体例承继,更有历史超越。“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语,出自《茶经》,所指为绿茶)如果说,千年前陆羽通过《茶经》将“茶道”赋予了一种专属少数文人雅士的秉性,并就烹煮条件、饮茶礼仪、器具形制要求、过程序列仪式等提出了具体规范,从而把“茶道”变成了一种高大上的“行为艺术”,那么,千年后的紫晨所著《茶道经》,则返璞归真,让茶道回归神农时代的价值,回归日常,回归它本来的“医药”(茶本来就是一种草药)属性,以让它在日常生活中服务大众,贴近百姓,发挥更大的祛病、强体、保健的功用。 作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的作者李辉(笔名紫晨),能写出这样一部不同凡响的茶文化著作,也得益于其历史渊源。1927年,中国第一个茶学系成立于复旦大学,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吴觉农先生则是首任系主任。1983年,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创始人谈家桢院士,发起并成立了上海茶叶学会。复旦大学对中国茶学的研究,贡献显著。
茶道经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