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辑的这十名围棋王,我基本上把握如下的四条原则:一是生平事迹确有多种资料可稽考的,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二是棋艺出类拔萃,登峰造极,曾经有过战败当世前辈国手、有过轰动全国的弈棋战绩的,独步一时,称雄天下,鲜有抗手的;三是在中国棋史上的确有一定的“棋王级”影响力的,为后世学者公认的一代棋王;四是其生平事迹具有传奇色彩,有一定的故事性、可读性,能够引人入胜、可卒一读的。当然,限于学识和才力,我自己对中国历代棋史所知甚微,因此,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本书所选辑的这古代十大围棋王也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瑕瑜并陈,挂一漏万,遗珠实多,难求尽善尽美;这个选辑,也只是说明他们分别是中国历史上的围棋王的卓越代表而已,未必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的棋艺最高的十位棋王。同时,我在作这些棋王的传记之际,一直希望做到考据严谨且较为系统,所叙事迹都要有依据和资料,即所谓:指陈有据,不涉虚妄;我只是尽量把棋王们的生平事迹有机串联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再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一些罢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棋王辈出,高手如云,英才荟萃。根据资料记载,颇多棋界高手的棋艺出神入化,所向披靡,但遗憾的是他们的生平事迹,实在是少得可怜,因此也就只好忍痛割爱了。例如,宋代一举打败棋圣刘仲甫的后起之秀晋士明,虽然他结束了刘仲甫称霸棋坛数十年的局面,但他的事迹寥寥,无可细考,不足成文,而且影响力也远不及刘仲甫,所以不予入选。再如,清代乾隆年间抱技而终的一代围棋高手徐星标,虽然棋艺卓绝,出类拔萃,但是他的事迹仅见于一方墓志铭而已,连一幅遗局都没有。他的这方墓志铭还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袁枚所撰,其中记载:徐星标,名璇,天资聪颖,生有心计。他幼年体弱多病而辍学,唯独喜好围棋。徐星标的父亲徐培云,也是一代围棋国手,大名在外,因而,大江南北的一些棋客经常慕名前来挑战。孩童时代的徐星标经常梳了双丫髻,穿件文褓,整日在旁闷声不响地观棋。徐星标十一岁那年,一位西江棋客前来找徐培云下棋,不巧的是,徐培云这天刚好外出了。西江棋客闲着无事,就抱起徐星标,让他坐在自己的膝上,笑着开玩笑道:“你能替你父亲和我下一盘棋吗?”徐星标应道:“这又有何不可?!”并且愿意让西江棋客走先手。西江棋客微微一笑,感觉很吃惊,就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开始了对局。二人下了数着棋之后,西江棋客顿时大吃一惊,深感这小小孩童的棋力精湛异常,实是自己平生所仅见的劲敌,于是,攒眉苦思,竭尽智慧,奋起平生所学,拼力一搏,以至于思索很长一段时间才置下一子。但他一子刚落,徐星标便跟着下子,随手支应,落子极快。有时,徐星标等得不耐烦了,就趁对方苦思之际,跑到台阶下面玩耍去了,待棋客落子之后,又来接着厮杀。西江棋客眼看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害怕自己输棋之后有损于自己的名声,就佯装解手,悄悄地溜走了。后来,徐星标终于成了一代围棋大家。他布局审势,虽然秉承其父徐培云的教诲,但心有灵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常有神来之笔。有时,对手坚壁高垒,严谨布防,无懈可击,徐星标则投数子于闲处,乍一看来,好像平淡无奇的疏忽之着,惹人取笑;但顷刻之间,近联远映,那几着闲子就像是天降神兵,在敌人内部策应,刹那之间,伏兵四起,转瞬取胜。旁观众人且惊且喜,轰然叫好。然而,始终没有人能够明白,徐星标何以会有如此神出鬼没的奇兵之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棋艺超群的围棋大高手,在今天传世的对局棋谱以及相关资料之中,竟没有半点踪迹可寻,真可谓“无迹可寻羚挂角”(清代诗人查慎行诗句),神龙见首不见尾。也有的棋王事迹资料较多,棋艺也震古烁今,独步一时,但与稍前的前辈国手相比,棋艺、名气和影响力明显略逊,也就舍弃了。例如,晚清的两大围棋国手周小松和陈子仙。虽然他们两个棋力相当,也曾经称霸一时,鲜有抗手,而且生平事迹也较为详尽,但是,通过周小松参研前辈大国手“棋圣”范西屏和“棋中杜甫”施襄夏的《当湖十局》遗谱,以及他后来的由衷论断来看,他与陈子仙显然只是范西屏、施襄夏授二子的国手水平,远非范、施的敌手,而且周小松与陈子仙对后世棋界的影响也远不及施襄夏的巨大与深远。因此,我就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了“棋中杜甫”施襄夏。书中所附的插图共计十幅,系吕程远先生所绘。他画风厚重朴实,尤其长于嶂石岩地貌的山水风致与山庄风情,在赞皇县书画界享有盛誉。
中国棋王围棋卷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