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中华国学的主流与核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重要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作为祭祀和纪念至圣先师孔子、传承儒学文化、弘扬儒家思想的重要场所,是历代尊孔崇儒的产物。历史上,首座孔庙在孔子故乡曲阜、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前478)建成。当时鲁国国君鲁哀公下令将孔子生前居住过的3间茅草屋改为庙宇,“藏孔子衣冠琴车书”。此后,汉、魏、隋、唐对孔子各有追封赠谥。唐贞观四年(630),唐太宗不仅下诏在京城和全国立孔子庙,而且诏建阙里孔子庙,从而使曲阜孔庙成为圣地。自此以降,孔庙遍布中华大地,并且远涉日、韩和东南亚各国。有资料显示,世界各地孔庙(文庙)多达2000余座,国内约1600多座。目前保存较好的约300余座,分属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了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孔庙群体。孔庙按性质或类别可以分为孔氏家庙、国庙和学庙,其中家庙是孔氏族人祭祀先祖孔子的重要场所,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内涵。如今,在中国大地上仅存三座孔氏家庙,最为人熟知的是山东曲阜孔庙,另两处则在浙江,分别为衢州南宗孔氏家庙和婺州南宗榉溪孔氏家庙。与早已名声在外的前两处家庙相比,榉溪孔氏家庙的声名并不显赫。其神秘面纱被揭开,并逐渐为外界所知还是本世纪初的事:2006年,经北京的权威专家严格考证,确认榉溪孔氏家庙为第三处孔氏家庙。于是,榉溪孔氏家庙直接从县级文保单位,升格为国务院增列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榉溪孔氏家庙位于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这里是孔氏婺州南宗的发祥地,现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磐安县志》和明清《金华府志》、《永康县志》,以及《孔氏家谱》记载,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大举南侵,山东兖州陷落,曲阜孔林遭受兵祸。孔子四十八代孙、大理寺评事孔端躬和父亲孔若钧、堂兄衍圣公端友一行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到了临安,端友等人前往衢州落户,后由高宗亲自颁诏准其定居三衢西安府菱湖村,遂有“孔氏衢州南宗”。孔端躬父子则仍护送高宗前往台州。到了章安镇后,端躬等辞别皇帝,欲赴衢州与端友会合。不料途经榉溪时,父亲若钧不幸病故,端躬一家因而结庐守孝,定居榉溪(当时属永康县管辖)。历经880余年的繁衍生息和迁移变革,如今的榉溪村有400多户人家,1400余人,其中95%以上都是孔姓,是江南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村落。先后从这里走出去的孔氏后裔达2万多人,遍布东南各地。据史料记载,榉溪孔氏家庙首建于南宋宝佑(1253-1258)年间。宋理宗为追褒榉溪始迁祖端躬功德,诏命按衢州孔氏南宗例,赐建孔氏家庙,并赐“万世师表”金匾一块。家庙建成后,在元、明时期由官府负责进行过数次修缮。明代末年,家庙毁于兵燹,现存建筑为清朝初年重修。与家庙一起见证孔氏婺州南宗近900年繁衍发展史的,还有一棵人称“太公树”的桧木,犹如寿比彭祖的老仙翁,静静伫立在家庙对面。据说,当年孔端躬拜别曲阜孔林时带了一捆桧木苗,这棵古木乃端躬进村时所栽植。历史的长河潺潺流淌,昨日的家国往事早已淹没在纷纷消逝的涓埃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榉溪孔氏家庙和全国各地的孔庙(文庙)一样,在传承儒家文化的礼仪风俗、道德教化等方面发挥了意义非凡的积极作用。在进入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繁荣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我作为长期从事研究、弘扬和普及、推广儒学队伍中的一员,近年来多次到磐安,参与祭孔典礼,并提出建设儒乡文明的若干建议。如今,欣闻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21次年会将在磐安县召开,内心无比喜悦。我相信,年会的召开,不仅能够让孔庙文化界同仁零距离地走进孔氏婺州南宗及其家庙,体验人文榉溪的历史风貌,而且必将对磐安县弘扬儒家文化、提升乡村文明、致力打造文旅融合、身心两安的美丽大花园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衷心祝贺这片古城儒乡的繁荣发展,与时俱进!
新时代中国孔庙发展之路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