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尔雅》浩翰的释名中择取与当代读者文化记忆关联密切的一些条目,分别单独成文,进行饶有趣味的天马行空式的重新解读与阐释。力图在艰辛的古典阅读中开掘一线光明,从而不断扩延,汇集成无限春光,使读者在这片春光下,再次发现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与不老传奇。
温文尔雅 (上海古籍出品)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沐斋,本名锐,又名铎,字风云、移白,号沐斋、畹庐。辽宁海城人,现居北京。作家、画家、学者。著作有《空色》《兰花旨》《滋兰笔记》《我素》等,个人画展有《兰气助道》《天下有风》等。目录
再版小引/005序一/007读沐斋《温文尔雅》…龚鹏程序二/008风子斯文——序《温文尔雅》…吕品田草/001的、烟、葵、艾、覆盆子木/033栩、杨柳、蒲柳、白杨、梧桐虫/075小强、蟢子、螽斯鱼/093鱼甲、活东、乌贼花/107荣华、木瓜、牡丹、棠棣、苹果鸟/147乌鹊、鸠羽、舂锄、啄木、燕、狂其他/205眠、卧、逵、舟跋/223前言
《温文尔雅》的出版距今正好十年光景了。十年,仿佛弹指一挥间,指间敲下的每一个文字,历历在目;纸上扫过的每一笔墨痕,墨迹未干。然而,十年也足以经历人生许多事,于我而言,樱红蕉绿,鬓已星星也,犬儿嬉闹在侧,久矣不复梦见周公。最近有一位读者跟我说,她最早还是上高中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读到《温文尔雅》,从此一路走来,从高考到大学,从大学到读研,再从研究生毕业到如今上班工作,每段人生最宝贵的时间里都有沐斋的书相伴:《月移花影》《空色》……直到《我素》和《滋兰笔记》。这朴素的表达很令我感动,让我知道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看着我”长大的。孔子云“德不孤,必有邻”,大概也是感怀这么一点意思。鄙人尚且存有自知之明,自惭岂敢论德,然而先贤所倡“立德、立功、立言”,须臾不离吾胸中,算是文人的一种标杆和警策罢,尽管放诸今日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和格格不入。老友浔阳曾评我“这些性情文字与时代的强音不合拍了,他仍在浅斟低唱”,说得我好像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或者携妓云游的张宗子,然而,这大概才是别人眼中的甯沐斋罢!历史之洪流浩浩荡荡,庙堂士大夫代替了朱门士族,闲雅文人代替了士大夫,市井代替了文雅,俚俗代替了市井,直至网络时代的人潮汹涌彻底湮没了雅与俗、技与道、理想与现实、情怀与功利、实用主义与精神追求的边界。然而我对这一切并没有抨击和否定的意思,自始至终我都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不管怎样,有一件事对于人们来说从古至今从未改变,那就是对快乐人生的追求。《论语》开篇先讲“不亦乐乎”,从孔夫子到张宗子,从诗三百到明清小说,没有谁否定及时行乐的价值和意义。近年“国学”骤兴,初始虽时见乱象,终复回归理性,再经国家倡导,而今似渐入佳境。琴棋书画诗酒茶自不必说,原本就是文人雅趣之事,可就连读经、学礼也“热”了起来,颇使人诧异。我揣测其中不免有好奇心在驱使,总有人感到有趣,觉得好玩,于是去凑凑热闹罢了。只是不知单单为了好玩,是否能够持久;至于持久之后又为了什么,研习方向在哪儿,旨归何处,更不好说。写作《温文尔雅》原本也是一件找乐子的事。二零零六年,我开始从《尔雅》中拣选那些多少与当代现实或古典阅读记忆有关联的名物或词汇,拉拉杂杂整理出个条目,像厨师一样,把多年来的读书笔记资料当作食材,以散文的手法,逐一烹制小鲜,一烹就是三年。书面世后,不断有各种评论文章出现,每篇书评都让我感到新奇,从不同的层面重新认识这本书和我自己。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在阐释名物,有人说作者是在缅怀童年故乡的瓜棚山野,有人说此书是对训诂家之于草木虫鱼的解说进行敷衍引申……其实龚鹏程先生看得清楚:“其路数其实不是由《尔雅》来,而是从《诗经》来……沐斋重新回到诗的传统,藉物起兴……来表达他对人生世相的看法,让这些名物再度成为文学。”文学,才是我的旨归啊!所谓文以载道;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学”,而今显得如此荒芜孱弱的字眼,正是我们文化的命脉所在啊。不仅诗词歌赋是文学,学问文章是文学,一切经史也都是文学。《庄子》是文学,《坛经》是文学,四书五经无不是文学。中国的文化,倘若离开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学,还成什么样子呢?如空谷幽兰般孤独芬芳的文学,还有多少人愿意问津呢?国学需要复兴,但不能光是形式上的复兴、面子上的复兴,心灵的复兴才是我们知行合一的旨归。文学是内在的魂,经由方块字堆砌出的精神建筑才不朽。此次修订,新增了昔年替补的旧作《乌鹊》,重写了《棠棣》《木瓜》等篇,其他各篇也都做了适当的修改。书中画作除个别为纪念情怀而保留外,均为新作。在此,首先感谢上古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勤恳踏实的工作,他们历经近两年严谨求实的编辑校对,才使焕然一新的小书即将付梓。其次,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亲友,二零一七年,母亲罹患重病做了手术,服侍家慈期间,在她非凡的乐观和勇气的感召下,在亲友的陪伴和激励下,我集中夜里所有空余时间一点一滴勉力完成了全书的增写和修订工作。没有大家的爱和支持,这些任务我无法完成。最后,深深感谢《温文尔雅》的老读者们,十年光阴一路相伴走来,风风雨雨中我们的青春远逝,人书俱老,但热爱传统文学之心永远年轻!祝福大家,祝福我的亲人:温文尔雅,快乐安康!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本书从《尔雅》浩翰的释名中择取与当代读者文化记忆关联密切的一些条目,以散文的手法进行饶有趣味的重新解读与阐释,在艰辛的古典阅读中开掘出一线光明。【画作】 书中画作除个别为纪念情怀而保留外,均为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