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通读者身段,遨游光怪陆离的“西游”世界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该怎样去阅读欣赏?」众所周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怪的神魔小说。很多人对于它的印象来源于影视作品。小说与影视作品属于不同的文艺形式,有各自的表现手法及其特点,不可相互替代。改编再成功的影视作品也不能替代小说原作的阅读。了解欣赏《西游记》这部传统文学名著,应从阅读作品开始。影视作品还对小说原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一是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进行删减;二是对作品的内容进行修改。举个例子,原作中的孙悟空长得并不美,一副雷公模样,一般人见了都感到害怕,纷纷躲避,而在影视作品中,不管是哪个版本,其形象都要好看很多,与小说中所写的差别甚大。对于孙悟空的长相,尽管小说作品中描写得很详细,但都是通过抽象的文字传达的,仍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在影视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就具有了唯一性,带有强制色彩。虽然影视作品有助于普及小说,扩大小说的影响,但有意突出降妖除怪的神魔情节,强调了斗法变化的游戏因素,删减了人情世故、现实批判的成分,让不少人产生了《西游记》是青少年读物的印象。从整体而言,《西游记》是一部写给成年人阅读的小说。鲁迅先生认为这部小说写的是人情世故。本书的讲述也大体上按照这种基调和思路进行。这是一部通过神仙妖魔摹写世态百相的小说,其中交织着修行、成长、世态等话题,从中既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悟社会人生的丰富内涵。原作有太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取经既然这么高尚,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只好临时找了五位有罪之人?既然灵山如此令人向往,为何住在西天的人却希望托生在东土?还有,西天路上为何有很多妖怪是从天庭或神仙洞府跑出来的?为何神仙愿意做妖怪,而妖怪却死活不愿意做神仙……中国古代小说从两汉到清代有将近四千部文学作品,神怪题材不占少数,但如此幽默风趣、活灵活现、家喻户晓、人见人爱的,则仅此一部。这是一部独具特色,不同凡响的文学精品,它以风趣幽默取胜,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另一面。因此,阅读《西游记》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启发、享受,更由此看到了另一种人生态度,这种感受令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本书的写作依据的作品版本是刘兴汉校点、苏兴批点的《西游记》新批本。苏兴先生的批点一改以往严肃、审慎的姿态,代之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时有隽思妙语,读其批点是一种享受。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在观点和写法上曾受到苏兴先生的启发。人对传统文化与文学名著的眷恋和喜爱是不可改变的,被改变的只是阅读和接受的方式。这是一部有趣的书。作者开宗明义指出“西游记不是低幼读物”,其后用敏锐的目光和朴素的文字讲述了《西游记》所反映的种种有趣的问题,让人读来饶有兴味。作者是研究古典小说的专家,但他这回抛开了繁琐的考据和艰深的理论,以普通读者的身段,带领我们在光怪陆离的“西游”世界里遨游,从中发现世间万象,从中发现我们自己。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细品这部风华绝代的文学名著,还原小说的真面目,更为全面深入地领略这部名著的思想及永恒的艺术魅力。
梦断灵山:妙语读西游(现代眼光,读者视角,妙语解读神仙妖魔世界的人情世故) (知趣丛书)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小说网(创办人及主持人。著有《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等学术著作,并在《文学遗产》、《文献》、《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轻松流畅,生动幽默。不同于学术论著,深入浅出,分享阅读《西游记》的心得体会。脱离研究,回归欣赏。从读者视角重新出发,体会名著所特有的语言、人物、情节之美。直面作品,反复阅读。力求保持初次阅读的新鲜感和审美愉悦,表达最真切直接的感受。随笔形式,专题讲述。每篇文章围绕一个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发表对同一人物事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