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黄于纲寄居凉灯15年,在用画笔描绘这座村庄的动人风物与岁月更迭之际,也用文字记录了凉灯这一湘西苗寨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活,叙述了数十个家庭的生活与变迁,聚焦式地呈现了一个特殊家庭的人和事,探讨了他们的生死、欲求、爱与前途。作者视角独特的观察、细致纤柔的笔触,使得那些平凡的人、朴拙的事以及常规的人生变得丰富动人、诗情画意起来。本书不仅是一个画家对“边城”风情人物的深情记叙,更是一部有着恢弘社会学意义的村落及族群心灵史。名人推荐黄于纲总是在被打动时方才提笔,怀着对人性的敬畏一遍遍地描绘凉灯人,也是在描绘他自己。——于建嵘对人类现实境遇的关注,感触人的最根本、最脆弱、最切实深度和温度,黄于纲的艺术及其附记(日记)就是这种感触的记载。——朱青生在今天中国这个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中,黄于纲创造了一个背道而驰的奇迹。——杨卫
凉灯——山这边的中国(作者用文字、画笔、心血记录震撼世人的凉灯——北上广之外,名城凤凰之侧的那个村庄。野夫、于建嵘、朱青生、杨卫倾情推荐)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黄于纲,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至今关注湘西凤凰凉灯苗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成为80后艺术家中的翘楚。其绘画和文字作品,从社会学和艺术学切入,以“现实主义”态度述说当下中国的社会及文化变迁。序凤凰以西两万米——黄于纲和他的凉灯艺术野夫一2016年岁暮,我辗转赶到湘西,重游凤凰的笙歌繁华。次日,乘车走极逼窄陡峭山道,来到凉灯。凉灯是一个古老苗寨,一色的土墙,低矮瓦屋,竟然没有一家是新修的水泥砖房。我亦土苗山区人,却从未见过还这么穷困原始的部落。而这里,距离那个旅游国际化的名城,不过二十公里。这里向无游客,保持着原有的安静和古朴。男人多著破旧汉服,女人依旧苗装,黑色长巾盘头,蓝衣服缀银饰,全村皆说苗语。我们大群人的涌入,是来参加一个独特的艺术展。黄于纲创作的凉灯,就被悬挂张贴在凉灯的每一面土墙上。他在这里生活创作了十年,村民们熟悉他笔下的每一个面孔和风景,家家户户都配合着他的个展。几个汉子在杀猪,惨叫撕破了一点宁静。一些苗女在洗菜。这都是在为我们预备膳食。一行几十人在村里泥路上晃荡,我为这个奇异苗寨的存在,以及为黄于纲的油画、水墨、雕塑和摄影等作品的刺目陈列,而深深地震撼着。这个飞扬跋扈的时代,还有这样一个年轻艺术家,还有这样一个被遗忘的村庄,这一切无不让人暗自生疼。策展人杨卫在一家火塘边主持研讨,大家围火煮茶,坐而论道。腊肉,梭筒钩,鼎罐,柴灶与大铁锅,都把我带入童年的记忆。一个明显痴呆的苗妇在烧火,除开火焰漫卷着红黄,整个世界仿佛都是漆黑的。就像黄于纲的作品一样,黑,是他最突兀也最写实的基调。整个寨子没有任何一点公共空间,山胞们卸下自家门板,在路边摆出几丈长桌宴席。大盆的豆腐烧肥肉一字排开,白米饭分放门板两边,所有人站在寒风中猛吃。客人吃罢,全村人接着吃。寒山中的盛会,节日一般热烈。回程时我在想,也许今生再难抵达这里。我无法想象,黄于纲是怎样在此旅居十年……二第一次接触黄于纲的名字,是在几年前的北京宋庄。于建嵘拉着我去看一个综合艺术展,就叫“凤凰西去20000米”。展出的内容包含油画、雕塑、摄影、录像和装置。所有的主题都是一个:凉灯,以及那些苗人。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个叫作“嫖屋”的装置,他们把山江镇上那个小木屋原样移植到了展厅,将实物悬挂于展墙上——破烂的木床,肮脏的被窝,鲜红的开水瓶,甚至满地用过的卫生纸和嫖客抽过的烟蒂,都赫然陈列在那里。旁边播放的纪录片,讲述着这个嫖屋的故事。单身山民赶街,为解决性压抑,进屋,宾主尽欢,十元一次。屋主在木壁上钻出的小孔,供更穷的汉子偷窥,一元一次。这不是虚构,这就是北上广之外,名城凤凰之侧的另一个村庄。这些苗胞似乎依旧生活在沈从文先生笔下,带着毛皮帽的男人,有着大奶子的婆姨,矮小黝黑,仍然在刀耕火种中男欢女爱,生老病死。我相信,类似的穷乡僻壤,以及依旧还在如此艰难求生的山胞,在中国并不鲜见。但是,是怎样一个年轻艺术家,还会匍匐在这种土地上,融入其中,一去数年,去平视和刻画他们的日常生存——这成了我对这次展出的好奇所在。我们在都市的酒廊歌肆,见多了无数高谈阔论的艺术家;已经很少还有人愿意植根荒原,在凛冽风霜之下开枝散叶。在这之后,我结识了这个名叫黄于纲的年轻兄弟,并再次参加了他在凉灯的这个奇特的画展。我是美术圈的局外人,我只能根据个人的古旧审美,来衡量我眼中作品的好恶。我更关心的是人,出于对文学的兴趣,我更想弄清楚他的身世、成长与因缘。就像我读罢《渴望生活》,去了凡·高的故乡以及法国南部乡村,我才真正读懂了凡·高的作品一样。......http://img56.ddimg.cn/99999990003921526.jpg
★推荐一:野夫、于建嵘、朱青生、杨卫联袂深情推介!著名作家野夫撰写万字长文作序,热情推介本书;于建嵘、杨卫均撰写相关文字赞誉《凉灯》;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特意为本书的宣传撰写文案。★推荐二:一次艺术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一段边城与世界的交织纠缠。画家寄居凉灯15年时间,叙述了一座苗寨尤其是数个特殊家庭的峥嵘岁月与命运变迁,探讨了他们的生死、欲求、爱与前途,是一部有着恢弘社会学意义的村落及族群心灵史。★推荐三:阳光与云彩的明朗芬芳,欲求与前途的追索探寻凉灯,是北上广之外,名城凤凰之侧一个独具苗寨特色的村庄。这里的山、水、人、物、事,都有着和外面的世界不一样的光彩与韵味;生活在其中的人,既为民族的传统风俗所束缚或牵引,又被外面世界的纷扰所挤迫或诱惑。在这个较晚迎接外面世界冲击的湘西苗寨,作者记叙了他们15年间的生活变迁和命运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