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动不动就生病。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个事实,人们不由得产生疑问:孩子经常生病或是很少生病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孩子的成长,除了感冒、儿童传染病、儿童恐惧症以外,与成长发育相关的青春期疾病、身体与神经系统的变化也加入进来,引起神经官能症,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发展成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除了感冒,孩子还会患上胃炎和各种性质的头痛症,在个别情况下还会有更严重的疾病——高血压 / 低血压、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湿疹等。在这些状况下,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一方面是导致孩子疾病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为解决这些不同性质的疾病提供了方法。《儿童疾病心理学》会向我们介绍心身医学这门学科,揭开产生不同疾病的一系列原因,让你了解到治疗孩子心身健康失调的方法,以及帮助你学会防治由心身健康失调引起的心身疾病。
儿童疾病心理学:破译儿童生病的心理密码,关注儿童生病背后的心理诉求,阿德勒、蒙台梭利、武志红等一直倡导的身心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娜塔莉亚·德米特里耶娃,俄罗斯知名记者、儿童心理治疗师,育儿、情感、动机及成瘾方面的专家。她感人且亲密的少儿心理的剖析风格深受俄罗斯父母的喜爱。她的《儿童心理辅导课》系列、《教养危机》系列图书,一经上架在当地就引起了巨大反响。其中,《儿童心理辅导课》系列(《儿童疾病心理学》为其中之一),从2016年在俄罗斯上架以来,已经再版多次,销量达10多万册。序言父母都会遇到孩子生病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避免,只不过某些家庭里的孩子生病更加频繁,而另一些家庭里的孩子生病没有那么频繁。此外,儿童的发病率与父母的收入、雇用很多保姆或是没有雇用保姆、养育儿童的质量、父母爱孩子的程度,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尽管这听起来很奇怪,但事实就是如此:在富裕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和在普通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生病的概率是一样的。虽然在最近几十年里,医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的飞跃式发展,从根本上出现了新的治疗方式和无数新一代的药物,但是根据数据统计来看,儿童的发病率并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与此相关的预测结果也不容乐观。大量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母亲在家带孩子,还是长辈带孩子,抑或是把孩子送去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的发病频率都没有影响。当然,幼儿园里的孩子看起来生病的概率更大,尤其是在流行性感冒多发的时期,不过并没有想象得那样严重。对此,人们不由得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对儿童发病率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孩子经常生病或是很少生病的原因是什么?每个妈妈都经常问这些问题,问自己,也问医生。有些妈妈格外爱提问,因为她们为了让孩子不生病,已经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医生也把能开的药物、能做的治疗都用遍了,却仍然不见效,只好困惑地摊开双手。伤心又焦急的父母提出一连串问题,但就连医生也回答不上来。有些家长(特别是奶奶和姥姥),在对传统西医感到失望之后,转而使用草药、汤药和各种药酒治疗孩子,让孩子做锻炼,强迫他们练习气功、瑜伽等。在某些情况下,这会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体质特点。这样的方法和经验对某些人是有效的,但对其他人起不到任何治疗效果。同样的,避免孩子和集体接触、给孩子做湿裹治疗、给孩子吃大量的维生素,都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规避某些疾病,但对我们本来想要防治的疾病没有任何效果。……
★推荐1. 俄罗斯著名儿童作家、心理治疗师娜塔莉亚·德米特里耶娃倾力之作。写给每一位父母与教师的心身健康的心理剖析读本,帮助家长与教师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打开孩子的心结。★推荐2.革命性的儿童心与身健康连接之书,解读孩子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指出,孩子的很多病痛大多是心理和情绪惹的祸。本书带你破译儿童生病的心理密码,关注儿童生病背后的心理诉求。★推荐3.孩子的失常语言,也可以是心身失调的信号。心身疾病症状能以“疾病语言”反映人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用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表达出来,类似“现在我可要头痛了”等。★推荐4.孩子长期的内心冲突,会“压抑”出疾病。一个人内心的某种冲突遭受了漫长的压迫感,于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了疾病的产生。★推荐5.初做母亲的情绪不良,容易播下儿童身心失调的种子。导致心身疾病的潜在原因,可能会在孩子成长发育的极早期出现——婴儿期或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发育期。因此,从怀孕那一刻起,母亲就要调适自己的情绪,才能孕育出身心更健康的宝宝。★推荐6.孩童时期人格形成受到影响,将妨碍未来的人际关系。所有对孩童的人格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都会使孩子在家感受不到舒适,让孩子无法正常地适应幼儿园和学校,妨碍孩子与其他儿童建立平等的关系。★推荐7.留意儿童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身体与心理健康两手抓。心身医学指出,儿童的发烧、尿床、腹痛、肥胖症、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湿疹,都可能是心理不佳、情绪不畅所致。在照顾孩子的身体的同时,请一并留意孩子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