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忘关的小门,颠覆了拜占庭帝国千年文明;一秒钟的犹豫,葬送了拿破仑的伟大事业;一个大胆的设想,缩短了两个大洲的距离;一辆封闭的列车,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有时候,看似不起眼的一个举动,可能就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在这种时刻,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某个来得太早或太迟的决定,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它们就是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读客经典文库:人类群星闪耀时(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天才,14个影响人类文明的瞬间!全新彩插导读详注版,新课标推荐) EPUB, PDF, MOBI, AZW3, TXT,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传记作家。20世纪初,茨威格曾是欧洲尤受欢迎、被翻译次数尤多的作家,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人类群星闪耀时》出版当年(1927)就成为欧洲所有学校的规定读物。茨威格生于奥地利犹太富商家庭,曾在德国求学,日后周游世界,与弗洛伊德、罗曼·罗兰、高尔基等人相交甚笃。茨威格是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世界主义者,他关注的并非某一地域或群体,而是整个人类的灵魂和命运。二战时期,茨威格因反战被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美国、巴西,作品在德语国家被禁。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与妻子在巴西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他在遗书里写道:“我的母语世界已经沉沦,我的精神家园欧洲亦已自取灭亡。”译者:梁锡江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对歌德、尼采、卡夫卡、茨威格等德语作家作品有深入研究。
“经典文库好译本,认准读客三个圈!”1.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天才,14个影响人类文明的瞬间!2.《人类群星闪耀时》从历史上的1000亿人中选出这14个人,展现人类的精神力量有多强大!3.“传记之王”茨威格享誉世界之作,传世经典,震撼心灵,此生不可不读。4.教育部新课标推荐阅读书目(七年级下册)!5.余华、高晓松、高圆圆都曾被这本书打动!余华:茨威格上来就给我叙述的高潮,而且持续到最后。读他的作品,仿佛遇到“速效强心丸”,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阅读激动。高晓松:我觉得极好极好,或者我觉得现在就能推荐的,是我曾经推荐过,也是我本人非常热爱的一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高圆圆:《人类群星闪耀时》很多人推荐,但我犹豫了很久才翻开。因为小的时候历史太差了,听到是讲历史的书,就会觉得有点怕。结果,读完第一个章节就停不下来了。6.在人类文学史上,《人类群星闪耀时》以史诗般笔触描绘真正影响人类文明的14个历史瞬间,呈现人类激荡浩瀚的精神世界,堪称传记写作的典范。7.当勇敢、顽强、坚持、牺牲等精神在当下不被推崇时,是《人类群星闪耀时》让我们知道:看,人应该这样活!8.全新彩插导读详注版《人类群星闪耀时》,市面上前所未有的贴心版本,助你彻底读透本书!七大必入理由:1)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梁锡江经典译作,精准还原茨威格华丽诗性文笔2)无删减全译本,译自德国费舍尔出版社官方底本,比大多数版本多收录《演讲台上的头颅》《威尔逊的失败》两篇,完整重现作品原貌3)14篇专业导读,2080个详细注释,资深编辑团队专业编校,阅读流畅无障碍4)特别制作“群星画廊”,15张彩色插图搭配书中金句,仿佛亲历英雄们的生命瞬间5)特别附赠“群星地图”,大幅浩瀚星空图,视觉化震撼呈现人类历史上百大关键时刻 媒体评论: 1.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使得它至为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体。——弗洛伊德2.茨威格的文学荣誉直达地球上的一个角落……也许自伊拉斯谟以来,没有一个作家像茨威格这样著名。——托马斯·曼(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3.茨威格上来就给我叙述的高潮,而且持续到zui后。他向我扔了一堆手榴弹,我每分钟的心跳在80次到90次之间。读他的作品,仿佛遇到“速效强心丸”,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阅读激动,同时又没有生命危险。——余华4.做了两年多脱口秀节目,我几乎很少向大家推荐书,因为我不知道要推荐哪一本。我觉得极好极好,或者我觉得现在就能推荐的,是我曾经推荐过,也是我本人非常热爱的一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高晓松5.《人类群星闪耀时》很多人推荐,但我犹豫了很久才翻开。因为小的时候历史太差了,听到是讲历史的书,就会觉得有点怕。结果,读完第一个章节就停不下来了。——高圆圆6.如果说一个人在读完此书,没有被感动得至少起一次鸡皮疙瘩,我是不信的。人类存在和进步的意义被茨威格用笔在群星闪耀之时反复颂扬。得此文字,我辈甚幸!——豆瓣读者North Laker7.一个普通人一生若能写下一句茨威格风格的句子,他大概就达到了自己情感体验及表达的顶点。——豆瓣读者8.好几个章节都让人热泪盈眶。地球因为有了人类,才有了历史,才有了那么多值得铭记的瞬间。这多么美妙。——豆瓣读者Jonas